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迅速恢复心脏供血: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关键是尽量缩短缺血时间。通常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或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来达到这一目的。医护人员需要迅速识别心肌梗死症状,保证患者及时获得适当医疗处理。
2.监测生命体征:
心电图监测: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帮助检测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血压和心率监测:保持稳定的血压和心率是预防进一步心脏损伤的重要措施。
氧饱和度监测:低氧可能加重心肌缺血,因此需密切监测并根据需要给予氧疗。
3.防止并发症:
严格卧床休息:通常建议患者卧床休息24-48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控制疼痛:通过给予镇痛药减轻胸痛,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
防治并发症如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根据具体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支持:心肌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护理中,迅速恢复血流、严密监测、控制并发症及提供心理支持是四大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