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用药:
抗组胺药膏:如苯海拉明霜,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
皮质类固醇软膏:如氢化可的松霜,能有效应对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的瘙痒,通常用于短期治疗。
保湿剂:如尿素霜或甘油,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尤其适合干性皮肤。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赛庚啶,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效果较好。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针对顽固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但需医生监控下使用。
镇静剂:如地西泮,对于因紧张或焦虑引起的瘙痒也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成瘾风险。
3.辅助治疗:
光疗:紫外线照射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特别适用于慢性瘙痒。
饮食调整和补充维生素:食物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维生素D可能导致皮肤问题。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