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是血液中帮助凝血的细胞成分,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如每微升血液中少于150,000个),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血管脆弱:随着年龄增长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血管壁可能变得脆弱,容易破裂。这种情况下,稍微碰撞或无明显外力就会出现血点。
3.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和K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及正常凝血功能至关重要。如果饮食中缺乏这些维生素,容易导致皮下出血。
4.过敏反应:某些人对特定药物、食品或其他物质过敏时,皮肤可能出现红色斑点,包括针尖大小的血点。
5.某些感染:例如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可导致皮下出血点的出现,这是因为感染导致血液凝固系统出现问题。
若持续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疲劳、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的瘀伤,应尽快就医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