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运动过程中,特别是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时,身体会经历一定程度的身体应激反应。这种应激状态会刺激脑垂体和下丘脑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一些研究表明,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运动后,血液中的内啡肽水平显著提高。
2.内啡肽具有与阿片类物质类似的作用,它能与神经元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止痛和愉悦感。例如,长时间跑步后,许多人会体验到一种“跑步者的愉悦感”,这主要归因于内啡肽的作用。
3.运动后内啡肽的增加还可以帮助调节压力和改善睡眠。这种生理机制使运动成为一种有效的减压手段,并且对焦虑和抑郁症状也可能具备辅助治疗作用。
4.不同的运动形式和强度对内啡肽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在短时间的低强度运动中也能感受到情绪提升,而另一些人则需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才能触发明显的效果。
适量的规律运动不仅能够带来身体健康,还能通过促进内啡肽分泌提升整体心理状态,因此鼓励保持适合个人情况的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