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重度抑郁症常使用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安非他酮)。治疗效果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显现,疗程多为6个月至1年。
重度焦虑症则可能采用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但应短期使用以避免依赖)以及某些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这些药物对缓解长期焦虑非常有效。
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时,会根据患者具体表现联合用药,但需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副作用风险。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线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思维模式和不适应性行为,有助于缓解抑郁与焦虑症状。
接受与承诺疗法或人际关系治疗也可能适用于部分患者,尤其当情绪障碍与特定的人际冲突或应激事件相关时。
心理治疗需由具备资质的心理医生提供,疗程通常为每周1次,持续数月至半年以上。
3.生活方式调整与支持性措施:
规律的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显著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富含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饮食对神经系统功能有积极影响。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因、酒精及其他刺激性物质。
家庭支持和社会关系的维护对于长期康复非常关键。
4.必要时住院治疗:
症状极其严重、出现自杀风险或无法正常生活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可以更好地监测病情、调整药物、提供密集心理干预。
早期诊断与干预、综合性治疗和长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