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发热与出汗的关系
在感冒引起的发热过程中,出汗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体温下降到中枢设定值后,身体可能通过出汗来散热帮助降温。并不是所有发热都会伴随出汗,如果强行捂得过热以促使出汗,反而可能增加体温调节负担,加重脱水风险,对身体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2.出汗过多的危害
如果刻意让孩子出汗过多,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脱水: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会造成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
皮肤刺激:多汗可能导致皮疹或汗疱疹,尤其是在婴幼儿身上更为常见。
体温调节紊乱:过度保暖捂汗会干扰体温的自然调控机制,甚至可能引发高热。
3.如何科学管理出汗
衣物选择:为孩子选择透气、吸汗的衣服。如果有轻微汗湿,应及时更换,以免着凉。
注意补充水分:如果孩子已经出汗较多,应及时给予温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品,防止脱水。
合理监测体温:定时检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不建议单纯以捂汗手段试图退烧。
4.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孩子汗量异常增多且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表情呆滞等,有可能提示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疾病,应尽快就医。
感冒后既不提倡刻意多出汗,也不要求完全避免出汗,关注孩子的整体状况和舒适感,更能有效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