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精神因素:晚上容易心慌和睡不着,最常见的原因是焦虑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率加快,引发心慌,同时影响睡眠质量。
2.生理因素: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导致这种现象,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代谢过度活跃,导致夜间心慌和失眠。低血糖在夜晚可能出现手抖、出汗和心慌的症状。
3.心脏相关疾病: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早搏,也可能在夜间加重。特别是躺下时,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控作用增强,更容易诱发异常心跳。
4.不良生活习惯:饮用咖啡因饮料、吸烟或饮酒都可能引起晚上入睡困难和心慌。另外,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可能扰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类似症状。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治疗哮喘的药物或减肥药)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影响睡眠并引起夜间心慌。
6.环境因素:卧室空气不流通或者温度过高,会让身体感到不适,从而加剧心慌感,并使得难以入睡。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出现,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心理评估等,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