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焦虑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正确应对焦虑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并改善心理健康。以下是主要的应对方式:

1.了解焦虑的本质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如果过于频繁或强烈,可能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长期焦虑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紊乱以及注意力下降等问题。

2.调整呼吸以平复身心

深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降低焦虑水平。推荐使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3至5次,有助于快速放松。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或骑自行车。研究显示,运动可以增加多巴胺与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并增强心理韧性。

4.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咖啡因可能会加重焦虑相关的心悸和紧张感,酒精则会破坏睡眠质量并加剧长远的情绪波动。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建议不超过200毫克,相当于一杯中杯美式咖啡。

5.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昏暗的环境,可以帮助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6.尝试正念练习或冥想

每天10至20分钟的正念练习,例如专注于呼吸或体感,有助于减少对未来担忧的注意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7.寻求支持

与亲友交流或加入心理支持小组可以有效改善孤独感。如果焦虑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生活功能,应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焦虑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得到显著缓解,严重情况下需考虑专业干预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