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识别和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减少焦虑反应。
冥想和正念练习能够帮助专注当下,降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每天坚持10-20分钟冥想可能显著改善症状。
深呼吸训练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缓解生理紧张感。
2.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足够睡眠至关重要,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恢复情绪稳定。
均衡饮食对于神经递质的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富含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镁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和全谷物应被适量摄入。
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分泌,提升心情,缓解焦虑。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两类物质可能加重焦虑症状。
3.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当焦虑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且无法通过非药物方法控制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并注意定期复诊监控效果和副作用。
某些植物提取物如缬草或西番莲在部分研究中显示出辅助缓解焦虑的潜力,但需要与医生确认使用安全性。
长期存在的焦虑状态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其他负面影响,及早采取科学措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