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焦虑障碍:
特点是过度担忧,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反复思考,难以控制。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4%的人口患有焦虑障碍,每年发病率约为2-3%。
症状可表现为持续性紧张、心悸、呼吸急促、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影响睡眠。
2.抑郁障碍:
思虑过重常伴随抑郁症,表现为对过去或未来事件的自责和过度反复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0-15%,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
其他可能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价值感下降以及慢性疲劳。
3.强迫症:
特点是重复性的强迫性思维,使个体难以摆脱某些问题或情境的反复思考。
据调查,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2-3%,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
强迫性行为(如检查、清洁)可能伴随强迫性思维一起存在。
思虑过重也可能只是短暂的状态,与压力事件有关,并不一定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长期存在且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