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冒期间,病毒感染会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在恢复初期,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多汗情况。
2.代谢率恢复需要时间:感冒时,机体为了对抗病原体,会加速新陈代谢。尽管感冒已经痊愈,代谢活动可能会短期内维持较高水平,这种代谢亢进可能伴随出汗增多。
3.恢复期体温调节功能异常:在感冒恢复过程中,体温调节系统可能还未完全恢复正常,使身体对环境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即使外界温度适宜,也可能通过多汗来代偿散热。
4.药物作用:如果在感冒治疗过程中服用过如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其代谢产物可能短期内影响汗腺分泌功能,导致出汗增多。
5.体质虚弱:感冒后部分人可能出现气血不足或阳气亏虚的状态,中医理论认为这可能导致“虚汗”现象,即稍微活动或环境温度升高就易出汗。
若出汗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例如心悸、乏力、头晕,应警惕是否有潜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贫血等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