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健脾益气: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
党参:可益气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力。
白术:能够健脾燥湿,改善消化功能。
茯苓:具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
2.清热利湿: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胃肠道感染有明显抑制作用。
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常用于肠胃热证。
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利湿,对胃部炎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缓解胃部炎症。
3.养胃护胃: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且有良好的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乌梅: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沙参: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有助于胃部修复。
石斛:滋阴清热,对胃有良好滋补作用。
糜烂性胃炎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同时,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减少胃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