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包括什么

2024-10-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口服降糖药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几类口服降糖药:

1.双胍类药物:

主要药物: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生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

2.磺酰脲类药物:

主要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常见副作用:低血糖、体重增加。

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主要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作用机制:通过激活核受体来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常见副作用:体重增加、水肿、心衰风险增加。

4.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主要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肾脏中的SGLT2,减少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糖排泄。

常见副作用:泌尿系统感染、低血容量相关副作用。

5.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主要药物:西他列汀、沙格列汀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DPP-4酶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半衰期,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常见副作用:上呼吸道感染、头痛。

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药物:阿卡波糖、米格列醇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小肠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

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非常重要。对于服用任何一种降糖药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