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血糖水平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高血糖时,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进行能量供应,而低血糖时则会引发饥饿感。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精细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能量平衡,但糖尿病患者这一机制失调,导致频繁的饥饿感。
2.多尿和脱水:高血糖状态下,人体通过肾脏排出过多的葡萄糖,导致尿液增多,这一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这会使得机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引起脱水症状。脱水进一步加重了饥饿感,因为身体试图通过摄取食物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营养。
3.胰岛素抵抗:尤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主要问题。胰岛素抵抗指的是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尽管血糖水平高,细胞却处于“饥饿”状态,从而不断向大脑发出需要食物的信号。
4.荷尔蒙失调:糖尿病还可能影响其他调节食欲的荷尔蒙,如瘦素和胃泌激素。瘦素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胃泌激素则主要由胃分泌,刺激食欲。糖尿病患者这些荷尔蒙的正常功能可能受到干扰,进一步导致异常的饥饿感。
5.食物吸收问题: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消化系统问题,使得食物中的营养未能充分吸收,进而引发饥饿感。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到饥饿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包括血糖水平波动、多尿和脱水、胰岛素抵抗、荷尔蒙失调以及消化系统问题等。为了有效控制饥饿感,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并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