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气,使气机调畅,减轻情绪压力。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枳壳等。具体方法包括: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的作用。
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效果。
枳壳:能疏肝理气、消除胀满。
2.清利湿热:通过清热利湿,减轻湿热对肝胆的损害。常用的药物有龙胆草、黄芩、茵陈等。具体方法包括:
龙胆草:具有清肝胆湿热、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
3.结合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疗效。例如,若患者舌苔黄腻、口苦咽干,可考虑加入半夏、陈皮等以化痰除湿;如伴有便秘,可加大黄、决明子以通便泻火。
在进行中药调理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调节。宜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酒类。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气郁结和肝胆湿热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