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大米粥的消化速度快。相比于整粒米饭,煮成粥的大米在烹饪过程中吸水膨胀,淀粉糊化程度增加,容易被胃肠道快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导致餐后血糖水平迅速上升。
2.研究显示,白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数(GI)大约为70-90,而普通白米饭的GI值则相对低一些,大约在60-70之间。高GI食品会使得餐后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3.粥的食用量难以把控。通常情况下,喝粥时较易忽略摄入量,容易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加剧血糖升高的风险。
血糖高的人群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来降低喝粥对血糖的影响:
1.添加粗粮。例如,将部分大米替换为燕麦、糙米、荞麦等粗粮,这些粗粮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2.控制粥的浓稠度。尽量避免喝过于稀薄的粥,可以适当减少加水量,使粥更为粘稠,以减缓其消化速度。
3.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在粥中加入适量的豆类、瘦肉、鱼虾以及绿叶蔬菜等食材,这不仅能丰富营养,还能帮助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避免餐后血糖大幅波动。
高血糖患者应该合理选择饮食,多样化搭配,注重血糖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