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短期与长期的选择:
短期失眠: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唑吡啶等,通常被推荐用于短期治疗,一般不超过两周。
长期失眠:对于长期失眠,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低剂量的抗抑郁药,如多塞平或曲唑酮,这些药物有镇静效果但成瘾风险较低。
2.起效时间和半衰期:
快速起效:如果难以入睡,可以选择起效快且半衰期短的药物,如佐匹克隆,其起效时间约为15-30分钟,半衰期约为5-7小时。
持续效果:如果主要问题是易醒或早醒,长效药物如艾司佐匹克隆(约6小时)或一些抗抑郁药则更适合。
3.安全性和副作用:
成瘾性: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有较高的成瘾风险,不推荐长期使用。
副作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副作用较少,但仍可能引起头晕、疲劳等症状。特殊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复杂睡眠行为,如梦游、夜间进食等。
4.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和药物耐受性不同于年轻人,容易发生跌倒和认知障碍,推荐使用低剂量、短半衰期的药物,如佐匹克隆等。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类人群需特别谨慎,一般避免使用安眠药,如果必须使用,应遵循医嘱。
合理选用安眠药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风险。任何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