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环境因素:
室温:室内温度过低是最常见的原因。理想的睡眠温度一般在18-22摄氏度之间。
被褥:被子过薄或覆盖不足,也会导致身体在睡眠中感觉寒冷。
2.健康问题:
甲状腺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会使身体代谢率降低,从而容易感到寒冷。
低血糖:身体在夜间未能得到足够的糖分供给,会引起体温下降,导致发冷。
感染:某些感染,如流感或其他病毒性疾病,会引起寒战和发冷。
自主神经系统失调: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体温,若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夜间发冷。
血液循环不良: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会使四肢变冷,进而影响整体体温。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导致夜间发冷。
4.营养不足:
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会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和代谢,从而导致发冷。
5.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
如果频繁发生夜间发冷,建议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调整室温、改善饮食、适当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