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血管性水肿具有遗传性,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这种情况通常与C1酯酶抑制剂缺乏有关。大约85%的患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C1酯酶抑制剂水平降低,从而引发水肿。
2.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花粉或昆虫叮咬)会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进而引起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引发局部水肿。这类血管性水肿常见于对海鲜、坚果等食物过敏的人群中。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引起非过敏性血管性水肿。在一些患者中,这类药物可能导致缓激肽积聚,从而引发面部、咽喉或四肢的水肿症状。
4.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血管性水肿。这类疾病通过破坏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引发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引起水肿。
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药物等多方面因素。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患者个人和家族病史,并结合详细检查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