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药物治疗:
涂抹类固醇软膏或乳膏是常见的治疗方式,用于减轻炎症和瘙痒。这类药物通常一天使用1-2次,疗程持续1-2周。
非类固醇抗炎药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也可以用于控制炎症,适合长期使用,尤其对于脸部和敏感区域。
保湿剂在治疗急性湿疹时十分重要,每天涂抹数次,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缓解干燥和瘙痒。
2.全身药物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瘙痒,这类药物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具体剂量依照医嘱。
在病情较重且局部治疗无明显效果时,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或注射类固醇药物,但需注意其潜在副作用,疗程应尽量缩短至一到两周。
3.生活护理: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源和刺激物,如某些化妆品、清洁剂和香料。
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洗澡时使用温水而非热水,并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洁肤产品,洗后立即涂抹保湿剂。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湿疹的症状,预防进一步恶化。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和避免接触刺激物有助于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