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症状:患者在白天会有明显的尿频现象,即每小时可能需排尿多次,但夜间通常不会发生相同情况。排尿次数可能超过正常人的两倍或更多。
2.排尿量:每次排尿的量较少,总的24小时尿液总量并不增多。这与饮水量或其他外部因素无关,主要是膀胱敏感性增加所致。
3.年龄和性别:白日尿频综合征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5到10岁之间的儿童中较为普遍。成年人也可能患有此病,但发病率较低。
4.病因:目前对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心理因素、膀胱功能异常、神经调节失衡等有关。有时,压力或焦虑情绪也可能是触发因素。
5.诊断:通过患者的病史和症状描述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通过尿液分析、膀胱镜检查等手段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以确诊。
6.治疗:针对白日尿频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行为疗法如膀胱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药物方面,抗胆碱能药物常用于缓解症状。
7.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长期尿频可能导致社会活动受限、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针对白日尿频综合征,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