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下利清谷:
病因:多见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导致食物未被完全消化即排出体外。
临床表现:患者大便稀薄,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频繁腹泻。常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等症状。
治疗方法:应以健脾益气、温中化湿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2.下利清水:
病因:多由寒湿困脾或肾阳不足引起,导致水湿内停,清浊不分。
临床表现:患者大便稀薄如水,甚至呈现清亮的液体,腹泻次数较多。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症状。
治疗方法:应以温阳化湿、行气利水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真武汤、五苓散等,以温补肾阳,祛除寒湿,改善水液代谢。
下利清谷与下利清水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前者多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而后者则多因寒湿或肾阳不足引起的水湿内停。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