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肺鳞癌是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其特征是基于鳞状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与腺癌不同,肺鳞癌的基因突变谱相对简单,其中EGFR、ALK等靶点突变较为少见,因此可用的靶向药物有限。
2.靶向药物通常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进行治疗。在肺鳞癌中,如果检测不到相关的靶点突变,靶向药物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而且,即便存在某些靶点突变,一旦疾病进展到晚期阶段,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能力也会减弱。
3.在濒临死亡的情况下,患者的全身状态通常很差,可能无法耐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靶向药物虽然比传统化疗更具选择性,但仍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这加重了决策的复杂性。
4.临床实践中,靶向药物多用于早期或中期癌症以控制疾病进展,而非作为终末期干预措施。在这样的情境下,其他支持治疗和舒缓医疗可能更为适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鳞癌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靶向药物的作用非常有限且充满不确定性,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