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患者化疗时如何注射肚皮针

2025-08-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骨髓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肚皮针通常指的是低分子量肝素注射,以预防和治疗血栓。此类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性,但也需谨慎操作。

1.剂量计算:通常需要根据患者体重来计算具体剂量,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或两次皮下注射。一些低分子量肝素的标准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1毫克。

2.注射部位选择:最常用的部位是腹部脂肪层,距离肚脐至少5厘米处。其他可选部位包括大腿外侧或后背上部皮下组织。

3.注射步骤:

清洁双手并戴上手套。

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

仔细检查药品包装,确保正确剂量。

捏起皮肤形成一个皮褶,保持角度以便于注射。

将针头垂直插入皮肤,避免斜插以减少疼痛和药液渗漏。

缓慢注射药物,之后拔出针头并压住注射部位约一分钟以防止出血。

4.注意事项: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皮肤瘀斑、过敏或出血倾向。所有异常应及时报告专业医务人员。

这种方法减少了血栓形成风险,提高了患者化疗期间的安全性,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操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