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是由于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组织广泛纤维化和结节再生,其进展不可逆。根据Child-Pugh评分系统,肝硬化被分为A、B、C三类,分别对应不同的预后。一般情况下,Child-PughA级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0%,而C级患者的2年生存率则低于50%。
2.肝腹水通常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研究显示,首次出现肝腹水后的5年内,约有50%的患者将会发生肝功能衰竭或其他并发症。
3.脾大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有关,这进一步提示肝功能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在此状态下,患者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4.脸部水肿可能表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可能的肾功能受损,也是预后不良的信号。
对于这些复杂情况,定期随访、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例如,通过使用利尿剂控制腹水,采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静脉曲张出血,以及在适当情况下进行肝移植手术。
及时的医学干预和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