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护理过程中区分肠梗阻

2025-07-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区分肠梗阻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医学检查进行判断。以下是区分肠梗阻的一些关键要点:

1.症状识别:

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间歇性加重。

呕吐:常见于高位肠梗阻,并可能伴有胆汁或粪便样内容物。

腹胀:下位肠梗阻尤为明显,腹部可能显著膨隆。

排气和排便停止:通常在完全性梗阻时出现。

2.体征检查:

触诊:可发现腹部压痛,有时可触及包块。

听诊:肠鸣音可能亢进,也可能消失,具体表现因梗阻程度不同而异。

直肠指检:可能发现肛门周围有张力或空虚。

3.辅助检查:

X光检查:腹部平片可能显示肠管扩张、液平面等特征。

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梗阻部位和原因,如肿瘤、炎症或嵌顿疝。

超声波:可以用于初步评估,尤其在CT不易进行的情况下。

4.病因分析:

机械性梗阻:如肿瘤、粘连、嵌顿疝等。

功能性梗阻:胃肠道运动障碍,常与代谢性疾病相关。

5.患者背景:

病史:既往手术史、慢性疾病、近期用药情况等。

年龄因素:儿童更常见肠套叠,老年人则可能是恶性病变。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综合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区分并确认肠梗阻的存在。在发现疑似肠梗阻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