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
纵隔结节通常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病灶,可以是良性的炎性结节、囊肿或纤维化结节。
纵隔肿瘤则指超过3厘米且可能具有恶性潜力的组织团块,可能起源于纵隔内的任何组织。
2.性质:
纵隔结节多为良性,如炎性肉芽肿、结节病或感染引起的病变。
纵隔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可能包括淋巴瘤、胸腺癌等。
3.检查与诊断:
对于纵隔结节,医生可能会选择定期影像学观察,以评估其变化。
若怀疑纵隔肿瘤,则需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例如CT扫描、MRI及活检以判断其性质。
4.治疗策略:
良性纵隔结节通常不需特别治疗,仅需随访观察。
对于纵隔肿瘤,尤其是恶性者,治疗可能涉及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具体方案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纵隔结节和纵隔肿瘤在定义、性质、诊断与治疗策略上存在明确差异。了解其区别有助于正确的临床管理和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