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辨证分型及常见方剂
(1)若患者因风寒侵袭导致鼻塞流涕,伴有打呼噜,可选用辛夷散。该方可起到疏风散寒、通窍止鼾的作用,主要药物包括辛夷、苍耳子、白芷、防风等。
(2)若因肺热引起的鼻腔干燥、黏膜充血,建议使用苍耳子散加减。该方以清肺热、疏通鼻窍为主,药物有苍耳子、辛夷、薄荷、荆芥等。
(3)体内湿热较重者,可能表现为鼻腔分泌物粘稠、黄绿色,推荐采用龙胆泻肝汤或鼻渊丸,通过清热除湿、消肿通窍缓解症状。
(4)若患者长期慢性鼻炎伴气虚血瘀,可考虑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如黄芪、当归、川芎等。
2.配伍中药外用
可使用中药熏蒸法,通过苍耳子、辛夷花、薄荷、陈皮等煮水制成蒸汽进行鼻部熏蒸,以帮助缓解鼻腔通气问题。同时,也可以选择中药滴鼻液,其中含有收敛、消炎作用的药材成分,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
3.结合穴位刺激
在治疗过程中,按摩迎香穴、印堂穴和风池穴能辅助改善鼻腔通气,降低打鼾几率。每日早晚各按摩5分钟,以促进鼻黏膜功能恢复。
4.生活中的辅助措施
鼓励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烟草等;保持居室空气湿润,避免干燥环境对鼻腔黏膜的不良刺激。晚上宜选择侧卧睡姿,减少舌根后坠对呼吸道的阻挡。
鼻炎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注重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并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需与西医手段结合使用,确保治疗效果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