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评估病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应根据疾病活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可通过关节疼痛、肿胀数量、实验室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评估当前疾病控制情况。
2.优化药物治疗: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标准包括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及靶向合成小分子药物(如JAK抑制剂)。在未见疗效时,甲氨蝶呤联合其他药物可能是下一步选择。
3.权衡激素使用: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急性炎症,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引发骨密度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
4.局部治疗措施:针对局部手指关节肿痛,可尝试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膏外敷,以缓解局部症状。
5.复查影像学检查:拍摄双手关节X线片或超声检查以明确关节结构损伤程度,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策略。
6.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规律运动,推荐适量进行关节保护性训练如游泳或瑜伽,同时避免长时间负重或重复活动;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富含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
7.心理状态关注:慢性疾病可能影响患者情绪,应警惕焦虑或抑郁问题,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尽快前往风湿免疫专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控制或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