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尺寸因素:一般而言,直径小于5毫米的尿路结石有较高几率通过自然排出。根据统计,约70%-80%的此类结石能够自行排出,而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则很少会自然排出。
2.位置影响:结石的位置对其是否能够排出至关重要。位于下尿路(如靠近膀胱附近)的结石更容易随尿液排出,而位于尿道狭窄部或者上尿路的结石则可能卡住,引起疼痛和梗阻。
3.时间因素:结石如果能够在4-6周内排出,则被认为是自然排出的可行范围。如果时间过长未能排出,可能导致感染、出血、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
4.症状表现:排出过程中常伴随剧烈疼痛和血尿,这是因为结石摩擦尿道壁或造成局部损伤所致。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尿流中断症状。
5.其他影响因素:个体尿路结构、饮水量以及日常活动水平也会影响结石的排出几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以及使用医生指导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结石排出的可能性。
若尿道结石较大、不符合自然排出的条件或造成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尿路感染、梗阻及肾脏损害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