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0%-20%。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将移植物识别为外来组织并试图攻击,从而导致炎症和移植肾功能损伤,引起尿蛋白的出现。此类排斥反应一般会伴随肌酐升高。
2.慢性移植肾病
慢性移植肾病是肾移植后长期存活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占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移植肾可能会受到免疫和非免疫因素的共同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持续受损,逐渐发展为尿蛋白增加。这种情况可能是缓慢进展的,与移植后的时间呈现一定相关性。
3.感染因素
肾移植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风险较高。当发生病毒感染(如CMV感染)或细菌感染时,肾脏可能受累,导致尿蛋白漏出。严重感染还可能诱导免疫反应,使移植肾进一步受损。
4.药物毒性
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可能对肾小管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尿蛋白渗漏。一些其他可能使用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也会对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5.原发性疾病复发
某些导致原发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在肾移植后可能复发。例如,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复发几率较高,可迅速导致大量蛋白尿。
6.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是肾移植患者中常见的合并症。长期高血压可直接加重移植肾单位的负担,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进而表现为尿蛋白。
尿蛋白的出现应及早进行评估,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避免移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