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形成机制:肺结节是一种局限性、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和其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2.炎症型肺结节的常见病因: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局部炎性反应,出现肺结节。如肺结核和某些肺部真菌感染常表现为炎症性结节。
自身免疫疾病:风湿性疾病如结节病、肉芽肿性血管炎也可能引起肺部结节影像学改变。
慢性炎症:长期暴露于污染物、吸烟、尘埃等刺激因素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形成结节。
3.影像特点的分析:炎症性肺结节通常具有一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不伴有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如毛刺状边缘、胸膜牵拉等)。但这些特点并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4.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炎症性肺结节需要与肺癌、转移性肿瘤和其他病变进行鉴别。必要时可通过影像随访、痰液检查、血清标志物检测,甚至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性质。
准确判断肺结节性质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特点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病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