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增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效应,起到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常见的有地西泮、阿普唑仑等。一般情况下,此类药物可短期使用,但需注意依赖性风险。
2.安眠药物:如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这类药物专门用于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入睡和维持睡眠。常见的药物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这些药物通常在需要时服用,同样不宜长期使用。
3.抗抑郁药物:部分抗抑郁药物具有镇静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对于伴随抑郁症状的失眠可能特别有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效果通常在数周后显现。
4.中成药及草药制剂:某些中药如养血宁神片、酸枣仁汤等,被认为对心慌、失眠有一定缓解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小,但疗效因人而异。
5.其他辅助药物:如褪黑素补充剂,通过调节生物钟来促进自然睡眠,适合轻度失眠者。
在使用药物治疗心慌和失眠的同时,还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适度运动以及放松心理压力等。药物治疗仅为短期解决方案,长期健康管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