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辨证施治:
脾虚湿盛型:常用健脾祛湿的方剂,如参苓白术散。
气滞血瘀型:使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
2.中草药应用:
常用如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三七、丹参用于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环。
3.针灸疗法:
选取天枢、中极、上巨虚等穴位,调节肠道功能和气血循环。
4.饮食调理:
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直肠的刺激。
中医治疗以整体调节为主,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可望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