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内脏功能:把脉能够反映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状态。不同部位的脉象对应不同的脏腑,可以通过脉搏的强弱、滑涩、紧缓等了解各个内脏的健康状况。
2.气血运行:脉象的变化能提示气血是否充足和流畅。比如,细弱的脉象可能暗示气血不足,而洪大的脉象则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或气血运行过于亢奋。
3.阴阳平衡:中医强调阴阳协调。脉象如浮沉、迟速等,可帮助判断身体的阴阳状态,从而识别出失衡情况,如阴虚火旺或阳虚寒盛。
4.病情性质:通过脉诊,中医还可以对疾病的寒热性质作出判断,帮助辨证施治。比如,沉迟的脉象可能与寒性病有关,而数快的脉象可能与热性病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把脉通常结合望、闻、问等其他诊断方法,以全面评估病情。这种传统诊断方法虽然受到现代科学质疑,但仍然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