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主要原因
肛周脓肿多因肛腺感染引起。肛腺位于肛门周围,其导管开口处容易受到粪便中的细菌侵袭。如果肛腺导管阻塞,细菌繁殖后会形成局部感染,从而引发脓肿。
2.感染的高危因素
长期便秘或腹泻:频繁的局部刺激会增加肛腺感染的风险。
糖尿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
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
局部清洁不当:肛门区域的卫生条件差可促发细菌感染。
外伤:肛周皮肤或黏膜的破损为病原体提供了进入途径。
3.临床表现
肿块:在肛门周围可触及到局部隆起、质地较硬或柔软的肿块,较明显的表现是含有脓液。
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加剧。
红肿和热感:感染部位常伴随局部发红、肿胀和皮肤温度升高。
全身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表现。
4.诊断与治疗
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基本可以确诊,必要时可借助B超确定脓肿范围和大小。
治疗:小范围的感染可以通过抗生素控制,但大多数肛周脓肿需要手术切开引流,以彻底清除脓液并防止感染扩散。
肛周脓肿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肛瘘,因此应尽早就医诊治。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肛周卫生,预防便秘和腹泻,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