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与危险因素:
直肠癌:直肠癌在结直肠癌中占据约30-35%的比例,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脂低纤维饮食、肥胖、吸烟、饮酒,以及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胰腺癌:胰腺癌相对较为少见,但其预后较差。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吸烟、肥胖和某些遗传综合征,如BRCA2基因突变。
2.临床表现:
直肠癌:症状通常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腹痛和体重减轻。由于直肠位置靠近肛门,早期可出现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
胰腺癌: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黄疸、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和背部疼痛。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处,症状出现时通常已属晚期。
3.诊断方法:
直肠癌: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来发现和活检病变。影像学如CT和MRI可用于确定肿瘤的局部扩展和转移情况。
胰腺癌:诊断通常依赖CT扫描和MRI,内镜超声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分期。血液中CA19-9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胰腺癌,但不具有特异性。
4.治疗方案:
直肠癌: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和化疗,尤其是对于局部进展期病变。
胰腺癌: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但仅限于早期病例。大多数患者需接受化疗,并可能结合放疗。
5.预后:
直肠癌:如果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良好。五年生存率可达到60-90%。
胰腺癌:预后较差,是所有癌症中五年生存率最低的一种,仅为10%左右,即使手术后复发率亦较高。
直肠癌和胰腺癌在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治疗策略上都有显著不同。早期筛查和及时就医是提高直肠癌治愈率的关键,而胰腺癌则因隐匿性强,强调高危人群的密切监测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