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理因素:
睡眠周期:人体的睡眠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90分钟。凌晨3~4点正好是其中一个睡眠周期结束的时间,这时较容易醒来。
激素水平变化:在夜间,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逐渐增加,达到早晨的高峰。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在凌晨时分苏醒。
身体不适:疼痛、呼吸问题(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夜间醒来。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精神紧张、焦虑或压力过大常常影响睡眠质量,使人更容易在夜间醒来。
抑郁症:抑郁症状患者经常在清晨提前苏醒,并且难以再次入睡。
3.环境因素:
噪音:外界的声音,如车辆通过、动物叫声等,都可能打断睡眠。
光线:即使微弱的光线也能刺激视网膜,从而影响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使人提前醒来。
温度变化:睡眠环境过于寒冷或过于温暖都可能引起不适,导致醒来。
4.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摄入咖啡因、酒精及一些药物可能影响睡眠周期和质量。
作息规律: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和深度。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和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者持续醒来的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