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疾病如何诊断和处理

2024-12-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部疾病的诊断和处理需要结合症状、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常见的胃部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胃癌等。

1.症状评估:胃部疾病通常表现为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疾病性质。例如,持续性上腹痛可能提示溃疡或肿瘤,餐后加重的疼痛常与胃酸分泌过多相关。

2.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可以发现压痛、反跳痛以及可能存在的包块。听诊可检测到胃肠道蠕动声音异常,这些都能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胰腺酶、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实验室指标是必要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许多胃部疾病的重要病因,其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4.内窥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帮助明确溃疡、炎症或肿瘤,并可在必要时进行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

5.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对于疑似胃癌或其它复杂病变,可以提供肿瘤定位、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的信息。

6.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会有所不同。胃炎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及保护胃黏膜药物;胃溃疡需进一步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病则着重于生活方式调整及药物控制胃酸;胃癌治疗则多依赖手术、放疗、化疗等。

胃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应重视相关症状并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定期复查,并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与管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