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管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颈动脉或肢体动脉中。粥样硬化斑块积聚在动脉壁上,逐渐导致内腔变窄。
2.重度狭窄通常定义为动脉内腔直径减少超过70%。这种程度的狭窄会显著减少通过动脉的血流量。当动脉狭窄达到90%以上时,可能会出现急性缺血性事件,如心肌梗死或中风。
3.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间歇性跛行(腿部疼痛)以及头晕或失去平衡感(特别是在脑供血不足时)。这些症状因受影响的动脉种类和狭窄程度而异。
4.诊断血管重度狭窄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检查、CT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可视化动脉内的狭窄程度并评估风险。
5.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如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以及外科手术(如旁路移植)。
血管重度狭窄是一种需要密切管理的疾病,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合适的医学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