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内容:晚餐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或高糖、高脂肪食品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尤其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条和甜点,容易引起餐后血糖上升。
2.进餐时间:晚餐时间过晚,接近睡眠时间,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可能会下降。在晚上,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消化吸收过程变得更长,导致血糖水平在夜间持续偏高。
3.胰岛素分泌:某些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晚餐后,体内的胰岛素供应不足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有些人可能有晚间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使得晚餐后的血糖水平较高。
4.身体活动量:晚餐后缺乏运动或长期久坐不动,会影响血糖的代谢。相较于早餐和午餐,人们在晚餐后往往活动量减少,这样会使得食物中的糖分不能被及时消耗,导致血糖升高。
5.生理节律:人体的生物钟也会影响血糖水平。夜间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得晚餐后血糖较高。夜间皮质醇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血糖调节。
6.药物使用:一些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安排不当,可能导致晚餐后血糖控制不佳。例如,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在晚餐后逐渐减弱,或者长期用药导致身体耐药性增加,都可能是血糖控制问题的原因。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适当控制晚餐时间,并在餐后进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改善晚餐后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应咨询专业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与药物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