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义与病因:
肠梗塞是指肠道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肠组织坏死。主要原因包括血栓、栓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供血障碍。
肠梗阻则是指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可能由机械性因素(如肿瘤、粘连、疝气)或功能性因素(如麻痹性肠梗阻)引起。
2.症状表现:
肠梗塞常表现为急性腹痛,通常是突发且严重,伴随有恶心、呕吐,并可能出现休克症状。
肠梗阻的症状包括间歇性腹痛、呕吐、腹胀和便秘,疼痛通常呈阵发性,而且随着病情加重,症状会逐渐加剧。
3.诊断方法:
对于肠梗塞,血液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可以帮助确诊。
肠梗阻的诊断通常通过X射线、超声波或CT扫描来确认是否存在物理阻塞。
4.治疗方法:
肠梗塞需要紧急处理,常需手术恢复血流,并可能需要切除坏死的肠组织。
肠梗阻的治疗取决于阻塞的性质,轻度情况下可能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而严重者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肠梗塞和肠梗阻尽管症状相似,但由于病因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