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明确诊断和分期评估
通过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低分化腺癌,必要时行免疫组化分析以确认肿瘤性质。
行胸腹部增强CT、MRI或PET-CT评估肿瘤分期,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
依据TNM分期系统确定疾病分期,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手术治疗
对于无远处转移且可切除的病例,首选根治性手术。通常采用胃部分切除(远端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并伴随区域淋巴结清扫。
如果肿瘤范围较大,但仍有机会完全切除,可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3.辅助治疗
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但可切除的患者,推荐术前化疗以降低肿瘤负荷和隐匿微转移风险,常用含铂类药物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方案。
术后辅助化疗:病理提示中高危因素(如淋巴结阳性、浸润深度较深)者,术后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放疗:消化道穿孔或出血等特殊情况下,根据需要选择局部放射治疗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风险。
4.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检测HER2、PD-L1、MSI等分子标志物,若提示相关靶点阳性,可采用曲妥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
分子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可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5.姑息治疗
对于晚期且不可切除的病例,优先考虑化疗联合靶向药物进行全身治疗,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
合并梗阻、出血或疼痛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行内镜置管或支架植入等姑息干预。
胃窦低分化腺癌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应尽早诊断和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监测复发与转移,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