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糜烂的特点:
胃糜烂是指胃粘膜层的浅表性损伤,通常不会侵入粘膜下层。
常见诱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过多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应激状态等。
临床症状可能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有时伴随黑便或呕血,但症状轻重不一。
2.肿瘤的特点:
胃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其中恶性肿瘤即胃癌。
恶性肿瘤的发生通常与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如高盐饮食、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有关。
胃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晚期可能出现贫血、体重减轻、持续性腹痛等。
3.两者的区别:
病变范围:胃糜烂通常局限于胃粘膜浅表层,而胃癌病变可侵入更深层组织甚至扩散至远处器官。
病理诊断:胃糜烂通过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粘膜表面的红肿、糜烂、渗出等,而胃癌则需病理活检证实是否存在恶性细胞增生。
自然病程:胃糜烂多为短期内可以愈合的可逆病变,而胃癌进展迅速且危及生命。
胃糜烂和胃癌并非同一种疾病,但长期反复胃糜烂如果得不到妥善治疗,可能增加癌变风险。胃部不适时建议及时就诊,通过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