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化生是一种胃黏膜病理改变,表现为正常胃黏膜上皮被类似小肠或结肠的上皮细胞替代。这是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的一种常见并发病理表现。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加号表示重度肠化生。
2.肠化生本身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存在肠化生的人群中,每年发展为胃癌的概率约为0.25%-1%。这仍然取决于患者是否有其他高危因素,如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是否伴随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等。
3.在肠化生的具体类型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不完全型肠化生的癌变风险较高,因此对于重度肠化生尤其是不完全型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并进行动态监测,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及肠化生的重要因素,对确诊肠化生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根治幽门螺杆菌以降低进一步恶化和癌变的风险。
5.饮食与生活方式也在肠化生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避免食用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不吸烟少饮酒,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摄入,有助于减少胃黏膜损害及癌变风险。
3个加号的肠化生并非癌症,但应提高警惕,保持定期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处理相关危险因素,降低胃癌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