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部位的炎症和溃疡,会导致腹痛、腹泻以及便血等症状。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50到200人左右,并多见于年轻成人,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2.目前医学无法完全治愈溃疡性结肠炎,但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将疾病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色拉嗪)、皮质类固醇(用于短期缓解急性发作)以及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也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3.在治疗中约有50%到75%的患者能够达到临床缓解,即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如果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病情,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的结肠部分,这通常能彻底解决疼痛和出血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4.除了药物和手术外,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例如,合理饮食可以帮助减少肠道刺激,避免高脂肪、高糖和辛辣食物;戒烟及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如结肠癌风险增加。
5.情绪压力和精神状态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长期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尤为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实现较好的病情控制,维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