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康复阶段(术后1-6周):
以静止状态为主,确保伤口愈合并防止感染。
强调疼痛控制和消肿,可以使用冰敷及抬高患肢的方法。
开始进行非负重活动,如髋关节的屈伸练习和踝关节的泵动练习,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具或拐杖辅助行走,避免全负重。
2.中期康复阶段(术后6-12周):
根据医生评估,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温和的被动和主动膝关节活动。
开始肌肉强化练习,例如股四头肌收缩、腿部抬升,以及弹力带阻力训练。
逐步增加部分负重,确保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
3.后期康复阶段(术后12周以上):
增加运动强度和复杂性,包括全面的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和协调能力训练,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
随着康复进展,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
整个康复过程中,应定期与医疗团队沟通,调整康复计划以满足个体需求。持续监测膝关节的活动度、力量及疼痛状况是关键,任何不适或异常的症状均需立即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