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记录,以便医生判断血压的变化趋势。通常建议每周至少测量一次。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适当减少钠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多吃富含钙、钾和镁的食物,如奶制品、香蕉和绿叶蔬菜。这些矿物质对帮助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
3.体重管理:过度体重增加可能加重高血压风险。孕期体重增加应根据个人基础体重进行合理增长,一般建议整个孕期总增重不超过11-16公斤。定期检查体重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但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并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咨询医生意见。
5.压力管理:心理因素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练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重要的一环。
6.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某些类型的降压药物在孕期是安全的,但不应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需要关注的是,在整个孕期都应保持与妇产科医生的密切沟通,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如果血压情况持续或恶化,需立即就医,采取进一步的医学干预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