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学解释

2025-02-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中断,引起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主要影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通常与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相关。

1.发病机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随之而来的血栓形成引起,这会导致心肌供氧的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2.症状表现:多数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往往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心悸以及可能出现晕厥。

3.诊断手段: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通常显示ST段抬高。血液检测可发现心肌酶如肌钙蛋白水平升高,进一步支持诊断。

4.治疗方法:急性期处理包括应用溶栓药物以促使血栓溶解,或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恢复心肌血流。后续治疗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以稳定病情和预防再发。

5.预后与风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即便经过治疗,也可能遗留心功能障碍,需要长期监测和管理。

这一病症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的人群,日常预防应注重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同时建议戒烟限酒并增加适量运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