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黑色大便的原因:
血液混入: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黑色大便的重要原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导致血液随胃酸氧化形成柏油样黑便。这种黑色多为暗黑色,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饮食和药物:进食深色食物如动物血制品、蓝莓或者服用铁剂、铋剂(如治疗胃病的药物)也会导致短期内出现黑便。这种情况通常不伴随其他不适症状。
胆汁代谢异常:胆汁是影响大便颜色的重要成分,如果胆道梗阻恢复后突然排出大量深色粪便,也可能见到一过性黑便。
2.黄色大便的原因:
消化不良: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可能因胰腺酶分泌不足导致大便偏黄并呈油腻感(脂肪泻)。这是因为脂肪未被充分吸收。
胆汁分泌减少:若胆汁分泌不足,粪便无法充分着色,会显现浅黄色甚至灰白色。此种情况多见于胆囊炎、胆管堵塞等疾病。
快速通过肠道:当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如腹泻时,胆红素未被完全转化,导致粪便颜色偏黄且质地较稀。
3.需要关注的症状:
若黑色大便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表现,需警惕消化道出血。
若黄色大便长期持续且伴随消瘦、腹泻等症状,需筛查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等问题。
若大便颜色反复异常,但无明显其他症状,可先观察饮食是否为主要诱因。
对于以上情况,建议根据颜色变化的频率、持续时间及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进行判断,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明确诊断。